【学院动态】国家艺术基金《广西少数民族纹样艺术(蜡染、织锦、银饰)创新设计青年人才培养项目》“传承匠心”系列专题讲座(十一)
3月28-29日,在设计学院2303教室,广西民族博物馆副馆长吴伟镔应邀来到我校进行了题为《“三月三”的历史与文化》以及《那山那水那人—壮族历史与文化浅谈》的系列专题讲座。本次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0位学员参加学习。
讲座伊始,由设计学院党委金又琳书记向吴伟镔副馆长颁发专家聘书。紧接着,吴伟滨副馆长结合长期从事民族博物的研究和实践经验,通过文献比对、实物考究和传统习俗三个方面,向研习学员阐述了“三月三”民族文化的由来和历史渊源以及在历史发展过程的传承和演变。作为少数民族众多的,文化繁荣的自治区域。吴伟滨副馆长说道,三月三文化贯穿广西的每一个少数民族,通过不同形式的庆祝、仪式、祈祷、祭祀等方式体现出来。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纹样的传承和创新,近年来民族博物馆通过提供馆藏品(尤其纹样丰富的织锦藏品)的形式,与不同行业的企业和单位联谊,共同开发文创产品,在传承和创新传统手工艺的同时,扩大活动影响力,从而使更多的人民关注和传承传统文化。
次日,吴伟滨副馆长继续以《那山那水那人—壮族历史与文化浅谈》为主题开展系列讲座。通过历史文化、传统节日、民风民俗、手工艺品、建筑形式等方面对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介绍。吴馆长说道,作为分布广泛、人口众多的壮族,其语言和文字更是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那文化就是指稻作文化,也是基于壮语发音和意思演变而来。通过历史考究与比对分析那文化与铜鼓文化、织锦文化、干栏文化等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
通过此次学习,使研习学员对于广西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为今后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创作源泉。
专家简介:吴伟镔,男,广西民族学院历史学学士,副研究馆员。曾任博物馆陈列部主任,现任副馆长。研究方向为民族史、地方史及博物馆陈列设计等,曾参加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是生态博物馆研究人才基地成员,发表论文有《古代壮族葬法试析》等。当前研究课题包括:广西传统造纸技术调查与研究、广西壮族文化的研究与展示。
文字:尹铮
摄像:董睿颖
编辑:白墨阳、武敬渊
审核: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