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非遗研培丨俞崧副教授为染织绣研修班讲授《非遗传承与创新知识》课程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0-26 16:34:46 点击: 【字体:


1cd0d2f062bf4c5693b7bdf409e7813b.gif


10月12日下午3:00,2021年度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广西少数民族染织绣技艺传承与创新设计研修班项目(以下简称“研修班”)由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俞崧副教授主讲。


俞崧:

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与工艺美术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漓江画派促进会常务理事

广西美术家协会设计艺委会理事

广西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


主持《广西特色旅游产品艺术设计课程研究与实践》、《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生教材编著等科研项目;参与《民族艺术元素与设计教育融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艺术设计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广西民族人物形象动画设计及周边旅游产品研发》等科研项目。合著的专著有《艺术田野调查法》、《壮族设计艺术史及其文化研究》等。


在课堂开始之初,由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冯凤举为俞崧副教授颁发聘书。


6de8e69412b940938a85595d3d50f4f5.png

△ 建筑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冯凤举为俞崧副教授颁发聘书


课程由“见人见物 见生活”作为引入,俞崧副教授讲到传承与创新不是单纯的保存原始特征,而是要保护、培育成长机制,保护文化群体的生命力延续与表达。讲授的内容分为传统工艺的“生”与“死”、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创新、人-物-工艺、手艺人的自信与坚守四个方面。


传统工艺的“生”与“死”


俞崧副教授针对本次研修班的博物馆文创主题,从解读传统工艺的困境与规律,谈到如何重新认识传统工艺的“生”与“死”的问题,如何通过非遗传承人的努力,让“死”的工艺得以“重生”,从而让博物馆里“原汁原味”保存展示的文物“活”起来。


5a6308fbaaaf41368b8d731f9079fbf5.png

△ 俞崧副教授授课现场


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创新


俞崧副教授谈到“活态传承”的概念,认为“活态传承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成发展的环境当中进行保护和传承,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过程当中进行传承与发展的传承方式。活态传承能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终极目的,是区别于以现代科技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博物馆"式的保护,用文字、音像、视频的方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方方面面的方式”。


结合当下的活态传承方式,俞崧副教授以传统文化资源的“IP”(知识产权)化作为切入,讲述了如何在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活动中,思考原生态文化与公共文化产品的关系,通过将非遗产品的IP化,发掘蕴涵着传统文化活态传承中的文化价值,从而激活传统文化的精神。


7f7735c8b7c2457f9bc8390cc5e9d63f.png

△ 俞崧副教授授课现场


人-物-工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手工艺品的定义是:“由手工艺者生产的产品无论它们是纯手工制作,还是在手工工具或者甚至是在机器的帮助下完成,只要直接的手工劳动对最终产品的贡献依然是重要的部分。同时,在处理手工艺和机械工艺的关系中,需要人在生产的过程中掌握主动权,其中就包括对机器工具的掌控权,手工艺人的主体性就得到保证和捍卫”。俞崧副教授以此引申到“机械工艺”、“手工工艺”和“新手工艺”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认为无论什么技术和手段,最终还是回到真正的使用者——“人”,只有“人”才能赋予产品温度、情感和灵魂,“物"应该是有温度的,人赋予“物”温情。


4f6522bbb2a44c05ba2b31533d9bdd33.png

△ 学员们认真听讲中


手艺人的自信与坚守


俞崧副教授引用柳宗悦工艺文化中的一句话:“建立非遗手工艺的审美标准和体系来定义手工艺文化”,我们要让公众和非遗传承人都具有这么一个认同,偶然性带来的产品瑕疵是一种审美态度,这种偶然性、不可复制性恰恰是机械化无法达到的美。由此提升非遗人的自信,因为自信才能坚守。


最后,俞崧副教授鼓励传承人坚守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增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能力,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创造经济效益,助推地方经济的发展。


32f1e7ac75d6451f89d633b5575ebde6.png

△ 建筑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冯凤举、俞崧副教授与学员们合影留念






文字撰写 | 研究生科研办公室

图片拍摄 | 研究生科研办公室

推送编辑 | 滕云

推送审核 | 尹红